最近國光石化開發案新聞抄的很兇,阿尼身為一個網路先鋒直擊者!怎麼可以丟了這個新聞咧!!
首先! 先讓我們了解什麼是國光石化開發案
國光石化開發案,原是國光石化公司在2005年提出在雲林離島工業區興建石化工業區之投資。[1]並經行政院於同年1月24日院會通過備查,為斥資至少新台幣4000億大型開發案。其中含一座輕油裂解廠,原稱第八套輕油裂解廠,簡稱八輕。
此開發案的目的之一是搬遷目前位於高雄市楠梓區的高雄煉油廠及其所屬之「五輕」,後有鑑於在雲林離島工業區建廠之環評、購地等各方面的困難,再加上彰化縣政府的積極爭取,因而於2008年6月24日,[2]國光石化董事會決議將建廠地點移往彰化縣大城鄉沿岸,並計畫以填海造陸的方式興建國光石化園區。2008年11月13日,行政院核列為國家重大計畫。
投資者
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經濟部所屬的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其中,中油為最大股東,持股之比例達43%,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分別持有20%的股份。中國人造纖維公司持有10%的股份,非石化業的富邦金控持股4%,和桐化學則持股3%。
計畫概要
這項計畫包括一座日產30萬桶原油的煉油廠、年產120萬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中心、年產80萬公噸的對二甲苯芳香烴中心、23座石化中下游工廠、14套汽電共生廠、以及含13座碼頭的工業專用港。[4]地點位在大城鄉及芳苑鄉海岸,開發面積約2700公頃,[5]後縮小開發規模為1900公頃,又改成補件再審。
開發爭議
國光石化興建位置是中華白海豚位於台灣海峽東岸之族群(發現於2004年)的棲息範圍,該族群的保育狀況在2008年被IUCN列為極危,因此這項計畫受到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等環保團體以及台灣綠黨的強烈批評。環保署於2010年6月9日召開會議,決定興建一條寬八百公尺、水深五到十公尺的生態廊道,以供白海豚遷徙。但此項計畫的可行性受到質疑,1990年代所興建的香港國際機場也設有一條500公尺寬,專供白海豚遷徙的水道,但根據香港海豚保育協會洪家耀博士的觀察,白海豚似乎會避開那條水道。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為讓國光石化開發爭議平息,更以"白海豚會轉彎"的言論引來強烈批評。
另外,國光石化在高碳排、健康風險、濕地破壞對當地漁農業的影響,以及用水等問題倍受議論。其中為了解決用水問題,水利署計畫在大肚溪設置「大肚攔河堰」,但此計畫也遭所在地居民反對。同時,國光石化的經濟效益、耗能,以及中油的財務等方面也受質疑。
本案於2011年1月27日進行第四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環評前夕為防止環評審查有條件通過,彰化高中2000多位學生在學校靜坐並投書報紙,而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也號召全台各地有志青年於環保署前守夜抗議,並在各大社群網站號召更多人除來守護大城濕地。
有民眾投書表示,本開發案的彰化大城芳苑溼地若因開發而遭受到破壞的生態補償價格為5400億新台幣。
接下來是系列的新聞
【大紀元1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十八日電)中油公司明天將與合作夥伴簽訂雲林石化科技園區合資計畫,並正式成立國光石化科技公司,負責推 動雲林石化科技園區運作。雲林石化科技園區總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4005億元,是台灣近年重大投資案,中油推薦由中油董事長郭進財擔任國光石化董事長。
為了順利推動雲林石化科技園區投資案,中油與合作夥伴合資籌備成立國光石化科技公司,中油持股 43%,其餘股東包括長春集團、富邦集團、遠東集團、中國人纖、和桐化學等業者。
中油指出,明天簽定合資計畫後,隨後召開發起人會議,推派董監事,再召開第 1次董事會推舉董事長,中油推薦郭進財接掌國光石化。
雲林石化科技園區開發土地面積 (不含工業港) 約2037公頃,園區規劃興建日煉30萬桶原油的煉油廠、年產 120萬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中心、年產80萬公噸的對二甲苯芳香烴中心、23座石化中下游工廠、14套汽電共生廠、13座碼頭工業專用港。
國光石化營運後 學者憂污染奪命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環保署昨天召開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專家會議,國光石化評估未 來營運後致癌風險屬於「可接受範圍」或「無明顯健康危害」,但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提出新的報告推估,國光石化營運之後,台灣每年因心血管、肺癌加上 其它疾病死亡,約一千三百五十六人至二萬八千二百五十人。
學者報告︰每人恐減23天壽命
莊秉潔七月份公佈第一份報告,當國光石化營運之後,全台每人平均減少二十三天壽命,每年因心血管、肺癌及其它疾病死亡人數,可能高達三百三十九至五百六十五人,震驚各界。
莊秉潔表示,第一份報告參考美國大城市的劑量反應函數預估,由於美國大城市主要是汽機車排放廢氣,PM2.5成分較單純。石化廠運作時,PM2.5常含有重金屬、戴奧辛、多環芳香烴及有機碳化合物等致癌污染,實際情況嚴重,因此他進行新的模擬推估。
他這次不再參考美國大城市的數據,直接從環保署資料庫中找出六輕實際排放量,再找出衛生署六輕運轉前後十六鄉鎮全癌症變化,獲得石化產業PM2.5對全癌症死亡率的劑量反應函數。
新研究報告 污染嚴重4至50倍
然 後根據環保署認證軌跡模式,利用國光石化在環評報告提出排放量,計算所有污染物擴散過程沿線濃度,推估台灣每年因心血管、肺癌死亡加上其它疾病死亡,約一 千三百五十六人至二萬八千二百五十人,這個結果比第一份結果,嚴重四至五十倍。另外未來北從苗栗獅潭、南庄,南至屏東霧台、泰武等鄉鎮,都可能受國光石化 的影響。
國光石化的健康風險評估根據排放物質及放流水等,分析國光石化周邊鄉鎮,以彰化大城鄉風險最高,再來依序為麥寮鄉、芳苑鄉、二林鎮,但是都屬於「可接受範圍」或「無明顯健康危害」。
對莊秉潔的報告,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不表示意見。聘請的顧問公司人員表示,莊秉潔的數據不夠嚴謹。莊則強調,他的數據都通過統計的檢定。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吳焜裕表示,國光石化報告提及三百三十八種危害性化學物質,但有一百八十八種沒評估,明顯低估風險;不過陳寶郎表示,屬於石化製程的都列入評估。
昨天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專家小組已完成審查,進入下一階段專案小組審查。
國光石化環評火速進行中,第一輪四場專家會議(海岸變遷、水資源、白海豚、健康風險)結束,全需補件再審。下周將進行第二輪會議,另增加一場「溫室氣體」專家會議。
根據6月10日「健康風險專家會議」,由弘光科技大學副教授陳秀玲主持的國光健康風險報告,所下的評估結論是,國光營運後所排放的化學物質,對大城地區最高致癌風險高於十萬分之一。不論是吸入外的健康風險、非致癌風險推估、對敏感族的健康危害、致癌風險,都屬「可接受範圍」、或「無明顯健康危害」。不過專家委員對她的研究方法、假設、使用工具都充滿質疑。學者也認為她對國光石化營運後對當地造成的健康風險「明顯低估」,應補充資料再審。
國光石化應提供所有物質清單做評估
當天的專家會議中,台大公衛系教授吳焜裕質疑,參數怎麼取、根據什麼模式都沒講,不知要如何討論?
「今天是不是應叫座談會」,否則就像過去很多專家會議,拿一些莫名奇妙的資料來「欺騙專家」,然後審查就過了。吳焜裕表示,各種新興物質要找各種資 料來鑑定,不要只拿美國鑑定的資料。他舉例,例如煉油廠主要產品是乙烯,乙烯在人體內代謝變成「環氧乙烷」,而「環氧乙烷」是一種致癌物,會造成基因突 變。「這是科學證據,但報告中卻沒有討論」。為什麼?
他說,因為不會鑑定什麼是有害物質、什麼是致癌物,只會抄人家的,「人家說致癌物,說不是就不是致癌物」。風險評估就是要找各種最新的科學證據來做風險評估。
吳焜裕譴責國光石化不提供完整的化學原料、製程清單給研究單位,研究單位很委曲。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邱宏毅也呼應,國光石化應把所有使用物質提供出來,這樣模式有害物質才會清楚。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王根樹表示,開發案還沒成立,無法得知有那些汙染、排放,所有資料只能以國光規畫的假設來推估,他也認為國光應具體提供數據。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應加計六輕、中科四期
會議中,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邱宏毅表示,曝露風險的加總要重視,因為國光的對岸就是六輕,還有許多工業區,要明確列出曝露風險,不同汙染物的加總量。陳秀玲回應,國光與中科四期的加成不是不做,是因為四期已經完成,沒有相關數據,如果能拿到就可以做。
邱宏毅表示,0到3歲才是最重要的敏感性族群,但研究卻只做6歲以上,如果台灣沒有實地資料,應該要實地調查。另外台灣都市、鄉村小朋友從吃、皮膚吸收的汙染量跟國外模式差很多,必需要再補充。
流行病學分析部分,陳秀玲用「癌症死亡率」分析,邱宏毅認為不太恰當。他指出,台灣有一個癌症登記檔,應該跟國民健康局索取資料,再去看這些地區居 民這些年來所有癌症的因子。發生率代表風險,死亡率還要看後續就醫情形、照護,並不直接等於風險。他建議,即便台灣沒有非癌症登記檔,但可用健保檔,第一 次確診可以當作替代性發生率值。或可用盛行率,可以看出危險因子。
另外他認為,疾病與疾病之間的共病關係不見得與環境汙染有關,但建議可做環境曝露的交互作用分析。例如彰化癌症盛行率與汙染物關係,可與高雄地區比較,可看出相同汙染物在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別的疾病盛行率差異。
應用本土數據模擬風險
王根樹指出,如果沒有風險評估所 需要的參數,風險就算不出來,報告中有些汙染物質沒有風險數值,是因為沒有風險所以不能算。即使不能針對這些汙染物計算風險,至少應針對這些汙染物潛在危 害做定性說明。另外他建議可參考國外標準,即使算不出最後風險,但至少要清楚如何從源頭管理。
在「多介質模式評估」,陳秀玲採用美國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所發展的多介質模式。但王根樹認為,美國資料不一定適用台灣,而且國內已使用 的模式為何不用,必需進一步說明。他表示,這個模式使用的參數都引用美國,如果能用本土資料會更有說服力。例如台灣下雨量變異性很大,流量特性不穩定,汙 染物質在水中、空氣中變化會很大,值得增加「蒙地卡羅模擬」,進一步了解參數對最後風險計算的影響。
蔣本基也認為,台灣應有很多本土化資料,但許多都用國外資料,我們號稱石化王國,應有本土化資料。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被低估
吳焜裕表示,風險評估的原則是不可以低估,但可以高估。但環保署的健康風險評估規範卻是低估,完全違反風險評估的原則。就因為評估時很多不確定性不清楚,為了保險起見,風險評估要保守一點,就是要高估風險。
吳焜裕指出,國光低估排放係數,因為現場管線操作、活動量很重要。可能發生意外停車時排放量會增加很多,有些排放係數會提高10倍,例如焚化爐在開 機前50分排放的汙染是標準的1000倍,這些都要考量。吳焜裕質疑,國光石化廢水排放的有害物質在那?林園廠拉暗管將廢水直接排到海中,漁產會累積在人 體,這些完全未考慮,明顯低估風險。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也質疑,陳秀玲引用的汙染物資料庫不夠新,且農漁業汙染後銷到全台的健康風險也沒有評估。
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指出,高雄長期受石化汙染影響,三、四、五輕都在高雄,短短20年,居民平均餘命就少很多。依高雄97年死因順位統計, 肺癌、慢性呼吸明顯高於全國平均,這和區域汙染脫不了關係。王敏玲質疑,這份報告不斷說是根據環保署的技術規範,但這規範達到共識嗎?在學界及民間都有爭 議,國際上這規範認可嗎?
綜合以上討論,健康風險評估應補件再審,重點如下:
一、所有資料應確認品質,數據應具有代表性,且必需正確、完整
二、確定那些是Hotspot、敏感族群
三、使用的評估工具及方法最好經過驗證
四、風險應用「最高風險」角度來看問題
五、說明風險溝通的方式
烏日反對大肚堰 公聽會流會
「反對國光石化!」「反對大肚攔河堰!」水利署計畫在烏溪 (大肚溪)下游興建大肚攔河堰,中區水資源局昨天在烏日召開環評公聽會,遭各黨派民代率領上百民眾抗議、癱瘓會場,水資源局最後宣布流會。
彰化國光石化廠環評案今天可能在環保署初審過關,水利署為因應國光石化每日近40萬噸高用水量,將在烏溪 (大肚溪)下游、國道1號大肚溪橋附近建攔河堰。
立委顏清標烏日服務處主任李文祥、市議員吳瓊華和陳世凱及上百名民眾,昨天頭綁白布條,高舉「誓死反對大肚攔河堰」、「政府沒人性、淹死老百姓」等標語,到烏日區公所會場外抗議,拒絕簽名進入會場。
此時,水資源局人員在場內簡報,民眾擔心遭強渡關山,由民代領頭陸續湧入包圍主席台,主持人暨水資源局副總工程司鍾朝恭最後一臉尷尬、宣布流會,還被民眾半請半拖帶出會場。
李文祥、吳瓊華和陳世凱隨後遞交陳情書給鍾朝恭,指大肚堰將攔阻汛期時的洪水宣洩、淤積土石,97年718水災噩夢恐重演,要求停止大肚堰計畫。
鍾朝恭回應,大肚堰環評公聽會去年12月23日已召開過,為廣納更多民意,今明才在烏日和彰化加開2場;記者詢問若公聽會開不成,大肚堰工程是否仍開發,鍾朝恭表示不便評論,強調未與地方取得共識前,不會貿然動工。
國光石化計畫「經濟效益」影響評估問題(王塗發)
國光石化擬縮小 環團:換湯不換藥


首先! 先讓我們了解什麼是國光石化開發案
acebook
國光石化開發案,原是國光石化公司在2005年提出在雲林離島工業區興建石化工業區之投資。[1]並經行政院於同年1月24日院會通過備查,為斥資至少新台幣4000億大型開發案。其中含一座輕油裂解廠,原稱第八套輕油裂解廠,簡稱八輕。
此開發案的目的之一是搬遷目前位於高雄市楠梓區的高雄煉油廠及其所屬之「五輕」,後有鑑於在雲林離島工業區建廠之環評、購地等各方面的困難,再加上彰化縣政府的積極爭取,因而於2008年6月24日,[2]國光石化董事會決議將建廠地點移往彰化縣大城鄉沿岸,並計畫以填海造陸的方式興建國光石化園區。2008年11月13日,行政院核列為國家重大計畫。
投資者
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經濟部所屬的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其中,中油為最大股東,持股之比例達43%,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分別持有20%的股份。中國人造纖維公司持有10%的股份,非石化業的富邦金控持股4%,和桐化學則持股3%。
計畫概要
這項計畫包括一座日產30萬桶原油的煉油廠、年產120萬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中心、年產80萬公噸的對二甲苯芳香烴中心、23座石化中下游工廠、14套汽電共生廠、以及含13座碼頭的工業專用港。[4]地點位在大城鄉及芳苑鄉海岸,開發面積約2700公頃,[5]後縮小開發規模為1900公頃,又改成補件再審。
開發爭議
國光石化興建位置是中華白海豚位於台灣海峽東岸之族群(發現於2004年)的棲息範圍,該族群的保育狀況在2008年被IUCN列為極危,因此這項計畫受到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等環保團體以及台灣綠黨的強烈批評。環保署於2010年6月9日召開會議,決定興建一條寬八百公尺、水深五到十公尺的生態廊道,以供白海豚遷徙。但此項計畫的可行性受到質疑,1990年代所興建的香港國際機場也設有一條500公尺寬,專供白海豚遷徙的水道,但根據香港海豚保育協會洪家耀博士的觀察,白海豚似乎會避開那條水道。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為讓國光石化開發爭議平息,更以"白海豚會轉彎"的言論引來強烈批評。
另外,國光石化在高碳排、健康風險、濕地破壞對當地漁農業的影響,以及用水等問題倍受議論。其中為了解決用水問題,水利署計畫在大肚溪設置「大肚攔河堰」,但此計畫也遭所在地居民反對。同時,國光石化的經濟效益、耗能,以及中油的財務等方面也受質疑。
本案於2011年1月27日進行第四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環評前夕為防止環評審查有條件通過,彰化高中2000多位學生在學校靜坐並投書報紙,而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也號召全台各地有志青年於環保署前守夜抗議,並在各大社群網站號召更多人除來守護大城濕地。
有民眾投書表示,本開發案的彰化大城芳苑溼地若因開發而遭受到破壞的生態補償價格為5400億新台幣。
接下來是系列的新聞
總投資額9336億元 國光石化列國家重大計畫
【大紀元1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十八日電)中油公司明天將與合作夥伴簽訂雲林石化科技園區合資計畫,並正式成立國光石化科技公司,負責推 動雲林石化科技園區運作。雲林石化科技園區總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4005億元,是台灣近年重大投資案,中油推薦由中油董事長郭進財擔任國光石化董事長。
為了順利推動雲林石化科技園區投資案,中油與合作夥伴合資籌備成立國光石化科技公司,中油持股 43%,其餘股東包括長春集團、富邦集團、遠東集團、中國人纖、和桐化學等業者。
中油指出,明天簽定合資計畫後,隨後召開發起人會議,推派董監事,再召開第 1次董事會推舉董事長,中油推薦郭進財接掌國光石化。
雲林石化科技園區開發土地面積 (不含工業港) 約2037公頃,園區規劃興建日煉30萬桶原油的煉油廠、年產 120萬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中心、年產80萬公噸的對二甲苯芳香烴中心、23座石化中下游工廠、14套汽電共生廠、13座碼頭工業專用港。
國光石化營運後 學者憂污染奪命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環保署昨天召開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專家會議,國光石化評估未 來營運後致癌風險屬於「可接受範圍」或「無明顯健康危害」,但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提出新的報告推估,國光石化營運之後,台灣每年因心血管、肺癌加上 其它疾病死亡,約一千三百五十六人至二萬八千二百五十人。
學者報告︰每人恐減23天壽命
莊秉潔七月份公佈第一份報告,當國光石化營運之後,全台每人平均減少二十三天壽命,每年因心血管、肺癌及其它疾病死亡人數,可能高達三百三十九至五百六十五人,震驚各界。
莊秉潔表示,第一份報告參考美國大城市的劑量反應函數預估,由於美國大城市主要是汽機車排放廢氣,PM2.5成分較單純。石化廠運作時,PM2.5常含有重金屬、戴奧辛、多環芳香烴及有機碳化合物等致癌污染,實際情況嚴重,因此他進行新的模擬推估。
他這次不再參考美國大城市的數據,直接從環保署資料庫中找出六輕實際排放量,再找出衛生署六輕運轉前後十六鄉鎮全癌症變化,獲得石化產業PM2.5對全癌症死亡率的劑量反應函數。
新研究報告 污染嚴重4至50倍
然 後根據環保署認證軌跡模式,利用國光石化在環評報告提出排放量,計算所有污染物擴散過程沿線濃度,推估台灣每年因心血管、肺癌死亡加上其它疾病死亡,約一 千三百五十六人至二萬八千二百五十人,這個結果比第一份結果,嚴重四至五十倍。另外未來北從苗栗獅潭、南庄,南至屏東霧台、泰武等鄉鎮,都可能受國光石化 的影響。
國光石化的健康風險評估根據排放物質及放流水等,分析國光石化周邊鄉鎮,以彰化大城鄉風險最高,再來依序為麥寮鄉、芳苑鄉、二林鎮,但是都屬於「可接受範圍」或「無明顯健康危害」。
對莊秉潔的報告,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不表示意見。聘請的顧問公司人員表示,莊秉潔的數據不夠嚴謹。莊則強調,他的數據都通過統計的檢定。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吳焜裕表示,國光石化報告提及三百三十八種危害性化學物質,但有一百八十八種沒評估,明顯低估風險;不過陳寶郎表示,屬於石化製程的都列入評估。
昨天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專家小組已完成審查,進入下一階段專案小組審查。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被低估 補件再審
本報2010 年7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根據6月10日「健康風險專家會議」,由弘光科技大學副教授陳秀玲主持的國光健康風險報告,所下的評估結論是,國光營運後所排放的化學物質,對大城地區最高致癌風險高於十萬分之一。不論是吸入外的健康風險、非致癌風險推估、對敏感族的健康危害、致癌風險,都屬「可接受範圍」、或「無明顯健康危害」。不過專家委員對她的研究方法、假設、使用工具都充滿質疑。學者也認為她對國光石化營運後對當地造成的健康風險「明顯低估」,應補充資料再審。
國光石化應提供所有物質清單做評估
當天的專家會議中,台大公衛系教授吳焜裕質疑,參數怎麼取、根據什麼模式都沒講,不知要如何討論?
「今天是不是應叫座談會」,否則就像過去很多專家會議,拿一些莫名奇妙的資料來「欺騙專家」,然後審查就過了。吳焜裕表示,各種新興物質要找各種資 料來鑑定,不要只拿美國鑑定的資料。他舉例,例如煉油廠主要產品是乙烯,乙烯在人體內代謝變成「環氧乙烷」,而「環氧乙烷」是一種致癌物,會造成基因突 變。「這是科學證據,但報告中卻沒有討論」。為什麼?
他說,因為不會鑑定什麼是有害物質、什麼是致癌物,只會抄人家的,「人家說致癌物,說不是就不是致癌物」。風險評估就是要找各種最新的科學證據來做風險評估。
吳焜裕譴責國光石化不提供完整的化學原料、製程清單給研究單位,研究單位很委曲。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邱宏毅也呼應,國光石化應把所有使用物質提供出來,這樣模式有害物質才會清楚。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王根樹表示,開發案還沒成立,無法得知有那些汙染、排放,所有資料只能以國光規畫的假設來推估,他也認為國光應具體提供數據。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應加計六輕、中科四期
會議中,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邱宏毅表示,曝露風險的加總要重視,因為國光的對岸就是六輕,還有許多工業區,要明確列出曝露風險,不同汙染物的加總量。陳秀玲回應,國光與中科四期的加成不是不做,是因為四期已經完成,沒有相關數據,如果能拿到就可以做。
邱宏毅表示,0到3歲才是最重要的敏感性族群,但研究卻只做6歲以上,如果台灣沒有實地資料,應該要實地調查。另外台灣都市、鄉村小朋友從吃、皮膚吸收的汙染量跟國外模式差很多,必需要再補充。
流行病學分析部分,陳秀玲用「癌症死亡率」分析,邱宏毅認為不太恰當。他指出,台灣有一個癌症登記檔,應該跟國民健康局索取資料,再去看這些地區居 民這些年來所有癌症的因子。發生率代表風險,死亡率還要看後續就醫情形、照護,並不直接等於風險。他建議,即便台灣沒有非癌症登記檔,但可用健保檔,第一 次確診可以當作替代性發生率值。或可用盛行率,可以看出危險因子。
另外他認為,疾病與疾病之間的共病關係不見得與環境汙染有關,但建議可做環境曝露的交互作用分析。例如彰化癌症盛行率與汙染物關係,可與高雄地區比較,可看出相同汙染物在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別的疾病盛行率差異。
應用本土數據模擬風險
王根樹指出,如果沒有風險評估所 需要的參數,風險就算不出來,報告中有些汙染物質沒有風險數值,是因為沒有風險所以不能算。即使不能針對這些汙染物計算風險,至少應針對這些汙染物潛在危 害做定性說明。另外他建議可參考國外標準,即使算不出最後風險,但至少要清楚如何從源頭管理。
在「多介質模式評估」,陳秀玲採用美國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所發展的多介質模式。但王根樹認為,美國資料不一定適用台灣,而且國內已使用 的模式為何不用,必需進一步說明。他表示,這個模式使用的參數都引用美國,如果能用本土資料會更有說服力。例如台灣下雨量變異性很大,流量特性不穩定,汙 染物質在水中、空氣中變化會很大,值得增加「蒙地卡羅模擬」,進一步了解參數對最後風險計算的影響。
蔣本基也認為,台灣應有很多本土化資料,但許多都用國外資料,我們號稱石化王國,應有本土化資料。
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被低估
吳焜裕表示,風險評估的原則是不可以低估,但可以高估。但環保署的健康風險評估規範卻是低估,完全違反風險評估的原則。就因為評估時很多不確定性不清楚,為了保險起見,風險評估要保守一點,就是要高估風險。
吳焜裕指出,國光低估排放係數,因為現場管線操作、活動量很重要。可能發生意外停車時排放量會增加很多,有些排放係數會提高10倍,例如焚化爐在開 機前50分排放的汙染是標準的1000倍,這些都要考量。吳焜裕質疑,國光石化廢水排放的有害物質在那?林園廠拉暗管將廢水直接排到海中,漁產會累積在人 體,這些完全未考慮,明顯低估風險。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也質疑,陳秀玲引用的汙染物資料庫不夠新,且農漁業汙染後銷到全台的健康風險也沒有評估。
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指出,高雄長期受石化汙染影響,三、四、五輕都在高雄,短短20年,居民平均餘命就少很多。依高雄97年死因順位統計, 肺癌、慢性呼吸明顯高於全國平均,這和區域汙染脫不了關係。王敏玲質疑,這份報告不斷說是根據環保署的技術規範,但這規範達到共識嗎?在學界及民間都有爭 議,國際上這規範認可嗎?
綜合以上討論,健康風險評估應補件再審,重點如下:
一、所有資料應確認品質,數據應具有代表性,且必需正確、完整
二、確定那些是Hotspot、敏感族群
三、使用的評估工具及方法最好經過驗證
四、風險應用「最高風險」角度來看問題
五、說明風險溝通的方式
國光石化勢必影響漁業資源 學者籲請政府保育
本報2010年8月2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25日白海豚專家會議中,遠從台南北上的崑山科技大學副教授翁義聰以書面資料說明彰化海岸濕地豐富的生態體系;國光石化的開發將重創此地生態系帶來的生物多樣性、漁業資源以及白海豚存亡。他認為政府應積極保育此地生態。
他主張工業區及工業港外移至冬(春)季退潮時水深10公尺以外之亞潮間帶,保留內側之潮間帶做為中華白海豚育幼、覓食及廊道之重要棲息環境;保留泥灘地做為21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之度冬與小燕鷗等各種食魚性幼鳥之覓食練習場。
他指出研究團隊在保育類野生動物之內容錯誤,應更正為依調查結果為包括中華白海豚1種哺乳類,諾氏鷸、黑嘴鷗、大杓鷸...等21種鳥類,共22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開發區位已被專家學者推薦為國際級國家重要濕地。依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於2008年2、4、8及11月4季於大城及芳苑潮間帶調查結果,共記錄蝦蟹有 10科24種,包括台灣招潮蟹(Uca formosensis)及美食螻姑蝦(Austinogebia edulis)等;最大的科為沙蟹科(Ocypodidae)有12種。2009年3月8日再度進行補充調查時,發現台灣厚蟹(Helice formosensis)及萬歲大眼蟹(Macrophthalmus banzai)都是抱卵,後者主要分布地點集中在大杓鷸覓食區。
此區也是台灣產鴨嘴海豆芽最重要的棲息地之一。此外,鳥類及魚類經常利用蝦蟹產卵季節來此覓食,例如大杓鷸捕食此區之雙扇股窗蟹 (Scopimera bitympana)、萬歲大眼蟹、短指和尚蟹(Mictyris brevidactylus)等,抱卵肥美的蝦蟹提供食物鏈上層獵食者(predators)豐盛的食物。
然而,國光石化報告書提到填土造陸工程第一期需塊石、填土區20公分厚級配、山土或客土等約620萬立方公尺,卻未說明採取土石地點、搬運方式、對 運送陸地路線及海運航線與密集程度、以及對環境與生態影響(含中華白海豚覓食及洄游區);是否於中華白海豚高頻率出沒季節停工也未說明。他提醒這些依法都 應併入本案一起環評。
此外,水利抽沙施工期間所須土方1億8千3百萬立方公尺,以細沙預估流失率6%計算,將有1千2百萬立方公尺的細沙流入此水域,將衝擊鄰近漁業、牡蠣及文蛤養殖、潮間帶生態,進而影響中華白海豚。
彰化海岸令國外學者稱羨,可引以為台灣之光的濕地生態性多樣性價值,即將因開發而消失。發翁義聰認為政府有責任保護,不可失去這塊珍貴的溼地。
他主張工業區及工業港外移至冬(春)季退潮時水深10公尺以外之亞潮間帶,保留內側之潮間帶做為中華白海豚育幼、覓食及廊道之重要棲息環境;保留泥灘地做為21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之度冬與小燕鷗等各種食魚性幼鳥之覓食練習場。
他指出研究團隊在保育類野生動物之內容錯誤,應更正為依調查結果為包括中華白海豚1種哺乳類,諾氏鷸、黑嘴鷗、大杓鷸...等21種鳥類,共22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開發區位已被專家學者推薦為國際級國家重要濕地。依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於2008年2、4、8及11月4季於大城及芳苑潮間帶調查結果,共記錄蝦蟹有 10科24種,包括台灣招潮蟹(Uca formosensis)及美食螻姑蝦(Austinogebia edulis)等;最大的科為沙蟹科(Ocypodidae)有12種。2009年3月8日再度進行補充調查時,發現台灣厚蟹(Helice formosensis)及萬歲大眼蟹(Macrophthalmus banzai)都是抱卵,後者主要分布地點集中在大杓鷸覓食區。
此區也是台灣產鴨嘴海豆芽最重要的棲息地之一。此外,鳥類及魚類經常利用蝦蟹產卵季節來此覓食,例如大杓鷸捕食此區之雙扇股窗蟹 (Scopimera bitympana)、萬歲大眼蟹、短指和尚蟹(Mictyris brevidactylus)等,抱卵肥美的蝦蟹提供食物鏈上層獵食者(predators)豐盛的食物。
![]() | ![]() |
![]() | ![]() |
圖說:彰化海岸豐富的漁業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翁義聰提供)
每年春天 3、4 月,石首魚科的三牙、帕頭、春仔、叫姑魚等魚類,借著淺海大魚或海豚不敢太靠近而得到保護,回到彰化海岸產卵繁殖。蝦蟹與魚類生殖、漁民經濟收入,以及黑嘴鷗、大杓鷸、中華白海豚的保護,三者密不可分。然而,國光石化報告書提到填土造陸工程第一期需塊石、填土區20公分厚級配、山土或客土等約620萬立方公尺,卻未說明採取土石地點、搬運方式、對 運送陸地路線及海運航線與密集程度、以及對環境與生態影響(含中華白海豚覓食及洄游區);是否於中華白海豚高頻率出沒季節停工也未說明。他提醒這些依法都 應併入本案一起環評。
此外,水利抽沙施工期間所須土方1億8千3百萬立方公尺,以細沙預估流失率6%計算,將有1千2百萬立方公尺的細沙流入此水域,將衝擊鄰近漁業、牡蠣及文蛤養殖、潮間帶生態,進而影響中華白海豚。
彰化海岸令國外學者稱羨,可引以為台灣之光的濕地生態性多樣性價值,即將因開發而消失。發翁義聰認為政府有責任保護,不可失去這塊珍貴的溼地。
烏日反對大肚堰 公聽會流會
「反對國光石化!」「反對大肚攔河堰!」水利署計畫在烏溪 (大肚溪)下游興建大肚攔河堰,中區水資源局昨天在烏日召開環評公聽會,遭各黨派民代率領上百民眾抗議、癱瘓會場,水資源局最後宣布流會。
立委顏清標烏日服務處主任李文祥、市議員吳瓊華和陳世凱及上百名民眾,昨天頭綁白布條,高舉「誓死反對大肚攔河堰」、「政府沒人性、淹死老百姓」等標語,到烏日區公所會場外抗議,拒絕簽名進入會場。
此時,水資源局人員在場內簡報,民眾擔心遭強渡關山,由民代領頭陸續湧入包圍主席台,主持人暨水資源局副總工程司鍾朝恭最後一臉尷尬、宣布流會,還被民眾半請半拖帶出會場。
李文祥、吳瓊華和陳世凱隨後遞交陳情書給鍾朝恭,指大肚堰將攔阻汛期時的洪水宣洩、淤積土石,97年718水災噩夢恐重演,要求停止大肚堰計畫。
鍾朝恭回應,大肚堰環評公聽會去年12月23日已召開過,為廣納更多民意,今明才在烏日和彰化加開2場;記者詢問若公聽會開不成,大肚堰工程是否仍開發,鍾朝恭表示不便評論,強調未與地方取得共識前,不會貿然動工。
國光石化計畫「經濟效益」影響評估問題(王塗發)
國光石化計畫「經濟效益」影響評估問題(王塗發) | ![]() ![]() ![]() ![]() |
一、國光石化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 第7-153頁:「本開發計畫預計於2010 年開始施工,而至2025 年全部完工,就正面效果而言,預估施工期間能創造總產出效果為1 兆2,423.1 億元、總GDP 貢獻為3,874億元(佔2009 年GDP 之3.05%)、總就業效果貨幣化為2,077.5 億元及40.2 萬個就業機會。此外,本開發案預定於2018 年開始營運,在營運期間能創造之效果詳如表7.3.6-3;2018~2025 年平均每年能創造產出效果為1 兆3,570 億元、GDP 效果為2,893.2 億元(佔2009 年GDP 之2.28%)、就業效果貨幣化為2,010.6 億元及38.9 萬個就業機會,至2026 年以後平均每年能創造產出效果為2 兆3,860.7 億元、GDP 效果為5,004.2 億元、就業效果貨幣化為3,587.9 億元及69.3 萬個就業機會。」(p.7-153)這裡至少有下列幾個問題:
二、依簡報資料第63頁,「石油及煤製品之感應度為2.04、化學材料之感應度為2.68;化學材料之影響度為1.16,皆大於所有產業之平均值,足見石化產業具上、下游產業整合發展之特性。」這是只挑其有利的來報告。一般研究產業關聯效果都比較著重向後關聯效果或影響度,而不是向前關聯效果或感應度(更 不用說目前台灣仍使用錯誤的方法來計算向前關聯效果與感應度)。這是因為向後關聯效果表示一個產業的發展,對其上游產業的產品產生需求,而可以「帶動」其 上游產業發展的效果;對其上游產業而言,這種需求效果等於其市場的擴大,是確定的。至於向前關聯效果,則表示一個產業的發展,可以增強對其下游產業的「支 持」程度,但不等於可以「帶動」其下游產業發展,因為其下游產業的發展要視其「市場需求」是否擴大而定。更何況在全球化自由貿易的趨勢下,其產品可由進口 品來替代也沒有問題。若如此,則石油及煤製品之影響度僅為0.68,加上化學材料之影響度1.16,兩者平均為0.92,小於1(全產業的平均值),表示 其「帶動」產業發展的效果並不強(低於平均值)。與綠能產業相關的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等產業的影響度分別為1.01、1.06、 1.13,平均為1.07,大於1,表示綠能產業「帶動」產業發展的效果較強。如果從國內關聯程度(向後關聯效果)來 看,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等產業分別為1.743886、1.824706、1.936019,平均為1.83487;而石油及煤製品 業與化學材料業分別為1.164620與2.000631,平均為1.582626(小於1.83487)。換句話說,如果把國光石化計畫的投資資金用來投資於綠能產業,則每100元可以多創造出25.22元(多出1/4)的產出效果。如果是個5,000億元的投資計畫,則投資於綠能產業,至少可以多創造出1,250億元的產出效果。 三、依簡報資料第63 頁,興建期間(2010~2025年)總就業效果為2.5萬人/年。營運期間總就業效果:2018~2025年為38.8萬人/年;2026年後為 69.3萬人/年。而其對應的直接就業效果則分別為12,127人/年、17,169人/年與31,173人年。把總就業效果除以直接就業效果可以求出就 業乘數如下:興建期間為2.07倍,營運期間在2018~2025年間為22.64倍,在2026年後為22.25倍。興建期間(即施工期間)的就業乘數 為2.07倍尚稱合理;但營運期間的就業乘數高達22倍以上則顯然太過誇張、太過離譜! 四、經濟部長施顏祥說, 「國內石化相關產業的產值超過三兆、產值約占我國國民生產毛額(GDP)的25%,石化產業的確是撐起我國目前經濟成長的大柱子。」這是非常「膨風」的說 法!身為經濟部長怎麼可能連產值與GDP都分不清楚呢?如上所述,石油及煤製品業與化學材料業的平均GDP僅占總產值的11.46%,怎麼可以把一個國光石化計畫的產值擴大到國內石化相關產業的產值,然後又拿來與僅為產值的11.46%的GDP相比呢?這 是要把人民當白痴來欺騙嗎?再說,從1990到2009年,國內石化業、鋼鐵、水泥、造紙業等四大耗能產業,消耗能源比率不斷提高,平均每年都佔全國能源 消費量的30%左右,但這幾個產業佔GDP的比例二十幾年來卻都低於4.5%,2008年僅佔全國GDP3.86%(見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手 冊》)。台灣要的是調整產業結構,朝高附加價值及低耗能方向調整,但石化業卻是最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價值產業,不應再鼓勵其發展,但政府卻堅持要擴建 新廠,這不是與經濟部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及馬政府的「節能減碳」政策背道而馳嗎?難道「節能減碳」口號又只是喊爽的而已? 五、經濟部相信國光石化 的說法,如果沒有國光石化,到2016年,乙烯的自給率就會降到61%,將嚴重阻礙國內石化工業發展,如果興建,就可以達到86%(現在自給率約9成); 並認為,因為乙烯運輸不便,所以一定要維持高自給率。經濟部官員說,長期來看國內乙烯的自給率皆不足,而且若未來國光石化未能如期興建,但台塑六輕五期順 利投產後,國內乙烯將變成台塑體系獨大,價格一旦被控制,中下游成本提高,民眾生活中的塑膠、橡膠製品價格勢必隨之增加。這些說法不僅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在恐嚇人民。過 去台塑要蓋六輕石化廠時說要打破中油的獨佔,說其油價可以比中油便宜三成,但結果是兩家公司聯合壟斷,油價亦步亦趨,而且台塑石化的油品還大部分是外銷中 國。其實現有技術運送乙烯並無問題,天然氣可以,乙烯也可以。目前就已進口10%,再多進口30%有何不可?更何況其上游的原油都要靠進口,如果再發生石 油危機,台灣受衝擊將更大。政府只要開放進口,讓市場自由競爭即可打破市場壟斷,而不是靠興建國光石化來平衡市場。 資料來源:「要賺就賺『乾淨』的錢!」記者會2010/08/29 |
國光石化擬縮小 環團:換湯不換藥
國光石化在彰化沿海的設廠計畫,遭到各界強烈反對,國光石化決定縮小開發範圍,在下個星期把新計畫送進環保署審查。不過環保團體和學者批評這是換湯不換藥。
四面八方的抗議,讓預定設在彰化大城的國光石化,決定縮小開發面積。原先要填海造陸的範圍,從2773公頃減到1989公頃,縮小兩成八,東邊縮500公 尺,南邊切1500公尺,希望避開對濁水溪口中華白海豚與河口生態的衝擊。不過就算這麼做,學者還是認為不應該開發,並痛批經濟部宣稱石化業對GDP的貢 獻,高達兩成五,簡直是說謊。
環保團體指出,從廠區的建置來看,其實減少的只是儲油槽、石化中下游區等面積,石油上游提煉的規模、並沒有明顯縮小,看不出有減產的態勢。而環保團體也收到中油退休高層爆料,指出中油投資國光石化6千億,自己卻負債超過3900億,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中油掏空。
不過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仍堅持,國光石化不但不會掏空中油,營運後將帶來直接間接的經濟效益共4603億。而國光石化也將在下周四,把新方案,首次送入 環保署審查,縮小範圍是不是也能減少環境衝擊、甚至降低爭議,贊成開發與反對開發的兩方,恐怕還要繼續拉鋸。記者林靜梅謝其文台北報導
四面八方的抗議,讓預定設在彰化大城的國光石化,決定縮小開發面積。原先要填海造陸的範圍,從2773公頃減到1989公頃,縮小兩成八,東邊縮500公 尺,南邊切1500公尺,希望避開對濁水溪口中華白海豚與河口生態的衝擊。不過就算這麼做,學者還是認為不應該開發,並痛批經濟部宣稱石化業對GDP的貢 獻,高達兩成五,簡直是說謊。
環保團體指出,從廠區的建置來看,其實減少的只是儲油槽、石化中下游區等面積,石油上游提煉的規模、並沒有明顯縮小,看不出有減產的態勢。而環保團體也收到中油退休高層爆料,指出中油投資國光石化6千億,自己卻負債超過3900億,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中油掏空。
不過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仍堅持,國光石化不但不會掏空中油,營運後將帶來直接間接的經濟效益共4603億。而國光石化也將在下周四,把新方案,首次送入 環保署審查,縮小範圍是不是也能減少環境衝擊、甚至降低爭議,贊成開發與反對開發的兩方,恐怕還要繼續拉鋸。記者林靜梅謝其文台北報導
(2011-01-19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PNN報導]傷心地球日 環團批專業審查淪政治操弄
報導轉自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main/?p=25395記者 鐘聖雄 / 台北報導
2011/04/23
備受爭議的國光石化開發案在昨日波折不斷。下午近3點時,環評小組甫做出「有條件通過」與「否決」兩案併陳的決議後,總統馬英九馬上召開記者會,希望佔國光石化43%股份的官股,明確表達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設廠的主張。
傍晚,經濟部長施顏祥則公開表示,經濟部輔導石化產業高值化的決心不會改變,若國光喊停,經濟部也會祭出「輔導石化升值轉型」、「協助國光另覓廠址」等6大配套方案。此外,施顏祥也鬆口透露,經濟部將著手進行石化產業前往大陸的可行性評估。
政治環評?青年批政府無誠意檢討錯誤政策
對於專家會議無能否決國光,政府各部門又如此神速回應,還馬上公布配套措施的結果,讓環團與反國光青年直呼 – 國光環評根本只是政治環評!
積極參與反八輕運動的台大學生何欣潔認為,如果風波不斷的八輕開發案,最後竟是政治人物喊停就停,專業環評竟無能提出任何結論,就代表台灣環境運動無法走出政治決策陰影,也代表環評法治制度的崩解。
「錯 誤的政策,就應當讓真正具備專業素養的審查者,在合理的法治體系中把它給終結掉,這才是法治國家最基本的精神,也是環評制度存在的意義。」何欣潔強調,如 果高耗能高污染的開發案,最後不是透過專業審查否決,而是政治人物為了選舉兩面討好,才出面喊停,就代表政府根本沒有誠意檢討錯誤的經濟、能源、環境、產 業政策,也永遠欠環境正義,以及這2年來被抹黑、折磨的當地居民、專家學者、環境運動者一個公道。
傷心地球日;環團、總統 沒相見也不歡
昨 日環評小組會議中,與會學者多數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最後會議主席蔣本基卻宣布「兩案併陳」決議,引發環保署前抗議環團、青年高度不滿。他們在下午3點時集 結往總統府出發,要向政府抗議環評決策的不公。未料,遊行隊伍還沒走到總統府,就傳來馬英九要求43%官股「反對國光石化設廠彰化」的消息。然而,這樣的 「喜訊」,卻未能阻止遊行隊伍繼續前進。
受邀在地球日與總統會談的彰化環盟副理事長蔡嘉陽表示,環評已有許多人反對,他無法理解專家會議為何不能直接否決,卻選擇等同沒有結論的兩案併陳,再讓總統府馬上開記者會反對,背後顯然有政治操作。
由 於昨日受邀與總統對談的彰化環盟、荒野保護協會、環境資訊協會、主婦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台灣綠黨等環保團體,皆一致對「政治操弄 環評」一事感到不滿,因此原本預計在昨天下午4點的會談,最後演變成環團代表前往總統府前靜坐,拒絕踏入總統府的難堪局面。
拿著原先要轉交給周美青的邀請函,坐在總統府前的柏油路上,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憤怒地說:「這2天的發展,對環團的尊嚴傷害太大,讓我們走不進總統府!這是一個傷心地球日!」
![]() |
得知環評結論為兩案併陳後,聚集在環保署外的青年、環團、彰雲居民隨即整隊,邁開腳步往總統府邁進。 |
![]() |
每年地球日都會與總統會面的環團,今年選擇在總統府前靜坐,拒見馬總統。 |
學者:開我們玩笑嗎?
「環 評一說兩案併陳,總統府馬上就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證明環評機制背後的政治操作太明顯了!」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激動表示,蔣本基根本只是要作球給 馬英九殺,大演兩面討好,不得罪石化業者,也想收割環境選票的戲碼。她批判:「馬英九口口聲聲說要尊重環評,但今天學者不敢做決策,他就跳出來說要喊停, 難道我們還要『謝主隆恩』嗎?」
中 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也表示,如果馬政府一開始就有意反對開發,早該在環評會議之前表達立場,而不是讓環保團體、學生、在地居民勞心勞力在街頭奔 走,在會議中辯論,耗費大家精力與社會成本。他指出:「實在無法接受總統府這樣的說法,那這樣我們過去2年開了幾百場會議,寫了多少報告…這不是在開我們 玩笑嗎?」
府方:先尊重專業,再明確表態
對於環團因「政治環評」的批評,演變成「拒見馬總統」的結局,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則在環團靜坐時,親自到現場解釋。
羅 智強強調,政府決策應有專業評估基礎,在專家充分表達意見後,即便結論是兩案併陳,總統府也要依照專業意見,明確表達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落腳的提案。他強 調,總統已明確指示中油掌握的43%官股表達反對立場,經濟部也會有相關配套措施,國光石化最快在下週三(4/27)時,也會有明確回應。
記者追問,總統府究竟是何時決定要官股表達反對立場?羅智強則回應,府方在環評結論出爐前,就已依「通過」、「有條件通過」、「否決」、「兩案併陳」等各種可能性,進行過沙盤推演,伺環評有結論後,就會公開表態,宣布相關配套措施,委婉地否定環團提出的「政治環評」批評。
![]() |
與環團有別,反國光青年企圖集結前往總統府抗議。 |
![]() |
企圖集結靠近總統府的大批青年,最後被警方部署的蛇籠給擋在路口。 |
![]() |
傍晚,天空下起大雨,反國光青年最後僅能回到公凱路口,穿起雨衣靜坐。抗議群眾最後在傍晚6點左右解散,他們揚言政府若不停止政治干預環評,還會發起更大規模抗爭。 |

![]() |
得知環評結論為兩案併陳後,聚集在環保署外的青年、環團、彰雲居民隨即整隊,邁開腳步往總統府邁進。 |
![]() |
每年地球日都會與總統會面的環團,今年選擇在總統府前靜坐,拒見馬總統。 |
學者:開我們玩笑嗎?
「環 評一說兩案併陳,總統府馬上就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證明環評機制背後的政治操作太明顯了!」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激動表示,蔣本基根本只是要作球給 馬英九殺,大演兩面討好,不得罪石化業者,也想收割環境選票的戲碼。她批判:「馬英九口口聲聲說要尊重環評,但今天學者不敢做決策,他就跳出來說要喊停, 難道我們還要『謝主隆恩』嗎?」
中 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也表示,如果馬政府一開始就有意反對開發,早該在環評會議之前表達立場,而不是讓環保團體、學生、在地居民勞心勞力在街頭奔 走,在會議中辯論,耗費大家精力與社會成本。他指出:「實在無法接受總統府這樣的說法,那這樣我們過去2年開了幾百場會議,寫了多少報告…這不是在開我們 玩笑嗎?」
府方:先尊重專業,再明確表態
對於環團因「政治環評」的批評,演變成「拒見馬總統」的結局,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則在環團靜坐時,親自到現場解釋。
羅 智強強調,政府決策應有專業評估基礎,在專家充分表達意見後,即便結論是兩案併陳,總統府也要依照專業意見,明確表達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落腳的提案。他強 調,總統已明確指示中油掌握的43%官股表達反對立場,經濟部也會有相關配套措施,國光石化最快在下週三(4/27)時,也會有明確回應。
記者追問,總統府究竟是何時決定要官股表達反對立場?羅智強則回應,府方在環評結論出爐前,就已依「通過」、「有條件通過」、「否決」、「兩案併陳」等各種可能性,進行過沙盤推演,伺環評有結論後,就會公開表態,宣布相關配套措施,委婉地否定環團提出的「政治環評」批評。
![]() |
與環團有別,反國光青年企圖集結前往總統府抗議。 |
![]() |
企圖集結靠近總統府的大批青年,最後被警方部署的蛇籠給擋在路口。 |
![]() |
傍晚,天空下起大雨,反國光青年最後僅能回到公凱路口,穿起雨衣靜坐。抗議群眾最後在傍晚6點左右解散,他們揚言政府若不停止政治干預環評,還會發起更大規模抗爭。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